三种范式是条件递增的联系(即后一个范式是在前一个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引入新的条件)。
例如
第一范式(1nf)
满足条件:
原子性,即数据库表里的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
例如下面学生表的设计明显不满足要求,年级专业是可以再分的,就不能偷懒放在一块
符合第一范式的做法为
第二范式(2nf)
满足条件:
原子性,即数据库表里的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
表中必须有主键
其他非主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主键(不能依赖主键一部分,这是针对联合主键说的)
针对条件三解释一下(假设学号为主键)
我们以学号为主键的时候,确保该学生别的字段都完全依赖学号,不能出现下面这种课程名不依赖学号而依赖课程号的设计。
符合第二范式的做法
解释一下联合主键中的要求
下面是我之前设计的一个表,学号sno与课程号cno做联合主键,而第二范式要求的完全依赖,下表并没有做到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,姓名依赖学号,课程名依赖课程号,但是这都是依赖了一部分,只有成绩对学号和课程号都依赖,因此是不符合第二范式的
符合第二范式的设计为(即拆成三个表,只展示一下表的字段)
第三范式(3nf)
满足条件:
原子性,即数据库表里的字段都是不可分割的
表中必须有主键
其他非主属性必须完全依赖主键(不能依赖主键一部分,这是针对联合主键说的)
非表中主键字段完全直接依赖主键,不能是传递依赖
例如下表,学院依赖于主键学号,但是学院地址 依赖于学院,这样对主键就是不是直接依赖(这里可能会有人疑问地址也是能拆成省市区的字段,这里不拆也是可以的,因为表示的就是地址字段)
符合第三范式的做法(删去有间接依赖的字段)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