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iddler主界面视图(如下)
一、菜单栏:
包括捕获http请求,停止捕获请求,保存http请求,载入本地session、设置捕获规则等功能。
二、工具栏:
包括Fiddler针对当前view的操作(暂停,清除session,decode模式、清除缓存等)。
三、web Session界面:
主要是Fiddler抓取到的每条http请求(每一条称为一个session),主要包含了请求的url,协议,状态码,body等信息,详细的字段含义如下图所示:
四、详情和数据统计面板。
针对每个http请求的具体统计(例如发送/接受字节数,发送/接收时间,还有粗略统计世界各地访问该服务器所花费的时间)和数据包分析。
如inspector界面,提供headers、textview、hexview,Raw等多种方式查看指定http请求的请求报文的信息:
五、命令输入栏:
Fiddler提供了一系列内置的函数用于筛选和操作这些session(习惯命令行操作Linux的同学使用起来非常方便).输入命令的位置在web session管理面板的下方(通过快捷键alt+q可以focus到命令行)
六、开启/关闭抓包功能按钮:
鼠标点击即可,或者打开File-勾选Capture Traffic也可以开启抓包,取消勾选停止抓包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